武进高新区凤墅工业园,常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租用的厂房内,3条太阳能电池背膜生产线正满负荷生产。一张张太阳能电池背膜成品下线后,将发往全国各大光伏企业。据悉,该产品的问世,打破了国际品牌对太阳能电池背膜产品的垄断。预计该公司3条生产线可实现年产太阳能电池背膜900万平米。
太阳能具有清洁、可再生等优点,是当前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产业。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光伏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其结构由玻璃、硅片和背膜组成,通过 EVA胶膜封装在一起。太阳能电池背膜是用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上的一种保护性材料,在组成光伏组件的各种主要材料中,玻璃、电池片、胶膜等均已实现国产化,唯一依赖进口的只有背膜。尽管国内已有少量厂家开始研发和销售,但质量和数量均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常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是湖北回天胶业集团的子公司。回天胶业集团是国内最大的工程胶粘剂行业上市企业,一直专注于太阳能、风能等领域的高端胶粘剂材料研发和生产。2011年,为了拉长集团产业链,回天胶业斥巨资在武进高新区上马太阳能电池背膜项目。由于建造新厂房周期较长,该集团率先注册成立常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并在高新区凤墅工业园租下1万平米厂房,引进设备,研发生产。
“制造太阳能电池背膜,其关键技术在于复合胶粘剂的性能及氟膜与PET的黏结复合工艺。公司利用多年的聚氨酯胶粘剂技术积累,通过对外技术合作,一举实现了产品的国有化。”全国人大代表、回天胶业集团董事长章锋告诉记者,太阳能电池背膜属于光伏产业链的中间环节,主要为大型光伏企业做配套,产品国有化后可完全替代进口产品,降低光伏企业生产成本,“产品的问世迎合了当前光伏企业苦练内功、压缩成本的潮流。”
据悉,随着该产品的国产化,回天胶业集团将加速高新区在建新项目的建设步伐。预计总投资2.5亿元,年产3600万平米的12条太阳能电池背膜生产线将于2014年竣工。整个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20亿元。
“太阳能电池背膜的国产化,将进一步打破跨国公司对国内高端材料领域的垄断。”武进国家高新区科技局局长吴宁轶认为,尽管当前光伏产业仍处于寒冬期,但随着国家扶持政策的出台,回天胶业的创新突破,必将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