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期间 光伏布局将向东中部转移
来源:msc2 /
阅读次数:2112 / 发布时间:2017-01-05
【
大】【
中】【
小】
1月5日,国家能源局召开发布会对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作出了解读。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的能源格局和流向。“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主要能源消费地区市场空间萎缩,对接受区外能源的积极性普遍降低,能源送受地区之间利益矛盾加剧。”针对这些变化,《规划》对重大能源项目、能源通道作出了统筹安排。其中最为显著的调整在于,光伏、风电布局将向东中部转移。
把风电开发布局从以“三北”为主转到以东中部为主,有三大利好——有利于减少电力大规模远距离输送;有利于促进就地消纳;东中部地区火电、风电上网价格差更小,同样的补贴可以支持更多新能源发展。
可再生能源是中国非化石能源的主力,也是中国未来能源转型的重要依托。经过多年发展,可再生能源取得了不少成绩,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日益突出。
弃风、弃光问题依然严峻。除了转移布局之外,还要多措并举:增强电力系统的调峰能力,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以科学的价格机制和调峰补偿机制让市场自主实现错峰调峰和优化布局;实施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工程,整合不同能源品种,实现梯级利用。
如何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市场竞争力,使其摆脱对政策补贴的依赖?“近几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幅度很大,但从全球范围看,短期内可再生能源还无法做到完全不需要补贴。”李仰哲表示,近期也有一些国家的风电、光伏发电招标项目价格已经低于当地的化石能源发电价格,显示出一定的市场竞争性。
鉴于此,《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风电项目电价可与当地燃煤发电同平台竞争,光伏项目电价可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的目标。李仰哲表示,这也是向行业传递信号,“一定要加快成本下降步伐,尽早使行业摆脱补贴依赖。预计到2020年,如果能够有效解决消纳问题,风电、光伏平价上网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公平贸易工作站
2017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