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试行绿色电力证书核发 消纳问题有望解决
来源:msc2 /
阅读次数:2004 / 发布时间:2017-02-06
【
大】【
中】【
小】
2月3日,《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重磅出击。这份通知为电力体制改革,也为更好的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确立了方向。
根据新政,未来的光伏、风电等绿色电力或将转化为某种‘有价证券’——绿色电力证书,并实现市场化交易。从中,卖方得到了资金,买方则可凭证获得相应政策或优惠,以及彰显社会责任,甚至是‘证券’的溢价。绿色电力证书制度主要是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缓解企业补贴资金的来源问题。其有效推进可以解决补贴资金来源和提高补贴的效率,也为配额制的推行和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制度基础。
其中,绿色电力证书的“价格”被设置了“不高于证书对应电量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贴金额”的上限。而根据规定,绿色电力证书只可交易一次,即“在被认购后,不得再次出售”;且风电、光伏发电企业出售绿色电力证书相应的电量,不再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的补贴。更为关键的是,《通知》指出,绿色电力证书将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开展认购工作。而根据市场认购情况,自2018年起,管理层将“适时启动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和绿色电力证书强制约束交易。”
推行绿色电力证书交易,通过市场化的方式,给予生产清洁能源发电企业必要的经济补偿,是可再生能源产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新能源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补贴资金不足,补贴发放不及时等问题,需要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去解决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补贴来源问题。截至到2016年上半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补贴缺口约为550亿元,业界预计到2016年年底达到了600亿元;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不能按时发放,影响了风电和光伏企业的现金流,尤其对于光伏企业来说,补贴资金占到光伏电价的近70%。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有利于促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和降低国家财政资金的直接补贴强度,其中“降低财政资金直接补贴强度”主要是解决未来补贴来源问题。
但就现行的“绿色电力证书定价”,业界也存在疑问。作为绿色电力证书的认购方,绿证并没有没有实质的好处,而这会影响这一制度的推行。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公平贸易工作站
2017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