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可再生能源经济体系之路
来源:msc2 /
阅读次数:1942 / 发布时间:2016-08-22
【
大】【
中】【
小】
俄罗斯是全球第五大电力生产国,与其他国家相比,俄罗斯的能源市场分布基本平衡。俄罗斯80%的电力生产来源于无碳能源(水电、核电)或者低碳能源。对比之下,美国和德国的煤炭比例约占40%。
2015年能源领域发生了几件事情,指明了能源发展的基本方向。首先,世界电厂主要的燃料———煤炭,目前处境艰难,一些全球大型矿业公司,如美国私有煤矿生产商Peabody终沦破产。
其次,全球可再生能源开发投资总额达286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近一年来,全球建设的风力发电站超过60吉瓦,太阳能发电站约50吉瓦,水力发电站约35吉瓦,建设总装机量超过俄罗斯整个能源系统的一半以上。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长的前提条件不仅与生态环境相关,还与变化的经济项目关联。
俄建立可再生能源经济体系的思路有三点:
俄罗斯能源行业迈出了重要一步,在电力改革后建设了30吉瓦的装机容量项目,电力短缺情况已成为过去。此外,由于对能源消费增长过于乐观的预测,导致产能过剩,从而造成了多余的财政支出,而这些财政负担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但是,如果回头看看俄罗斯发电厂的建设年代,会发现所有电厂中约60%以上是40多年前建成的。在未来15年内,俄罗斯必须从根本上对电厂进行现代化改造,或者换新,使之更高效、更清洁。这是个合适的时机,能够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价格,为俄罗斯创造出一个新的可再生能源经济体系。
在俄罗斯现实当中,能源私企、甚至是大型企业都不能永远具备对未完成的科研项目进行投资的能力。例如,阿巴坎太阳能电站的建设,其中55%的设备由俄罗斯本土生产,为此我们建立了生产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基本材料)的工厂,以及逆变器的生产组装。这里我们或多或少采用了世界上已经被废弃的技术,并且一切都十分顺利。但说实话,这始终是一个风险很大的投资。
摆脱这种局面的方法是建立一种专门的机构,确定产业研发和技术发展的前景。该机构可能包括对投资感兴趣的能源企业、科学研究院、设备生产商和金融公司。从而使科研工作可以获得足够的资金,加强国产化率,降低对国外设备的依赖度。如历史证明,真正的突破性技术诞生与其说是在学术实验室,不如说是在科学与实际业务的合作中产生的。
第二,俄罗斯必须进军绿色融资市场。第一批绿色债券出现在2010年,2015年全球发行的绿色债券创下新高,超过400亿美元。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一规模不是很大。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谈论最热烈的话题中,除了环境问题,还有对养老基金融入绿色债券市场的讨论,要知道养老基金有巨大的财政支持。气候协议签署后,气候债券市场规模或将实现几百倍增长。二十国集团(G20)正在开发新的绿色金融产品,而不久前,俄罗斯开发银行宣布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计划。俄罗斯银行应积极投身于这一进程。
第三,在新工程项目建设和温室气体减排方面,需要重新审视《2035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草案》。在向能源领域新技术过渡时,俄罗斯需要建立一个新的高科技圈,并提供数万个新就业岗位。在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必须建立生产、安装、设备维修等岗位,需要约1000万员工,根据目前预测,到2030年员工人数将达到2500万人。其中有多少人在俄罗斯就业呢?实现这些计划需要时间,也需要有一定的政治意识。但是,历史证明,技术发展不会停滞。20年前,我们听CD音乐,使用传呼机,甚至没想过智能手机的出现。现在,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0年前我们还认为,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评估可能会影响公司的贷款利率。但是今天,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哪怕有一点点进步,也比袖手旁观好很多,特别是在这样的基础产业──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