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行业金刚线技术对多晶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来源:gzz1 /
阅读次数:1986 / 发布时间:2017-12-25
【
大】【
中】【
小】
背景:自从金刚线国产化以来,在光伏硅片制造领域就体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并以这样一个细分产业,为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做出了突出贡献。2015年率先在单晶领域使用并带来了显著的成本下降,后续单晶金刚线切片可能进一步细线化。近一年多来,多晶硅片企业也成功导入金刚线切割并开始规模推广。
技改进展:从业内的情况看,随着多晶金刚线技术的突破,企业纷纷加速了技改的进程,2017年金刚线占比超过一半以上的情况基本确定,市场整体行情看好明年完全替代掉砂浆。下表整理了行业内几家高产能企业的金刚线布局,技改趋势明显,而且在18年全部替换。
成本优势:金刚线的技改出自降低成本的初衷,金刚线对于成本的贡献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同等硅料出片率的提高,二是叠加黑硅和PERC技术的功率提升。考虑到技术的问题,金刚切多晶硅片额外叠加“黑硅或添加剂”技术保障效率,根据业内估测,金刚线切割成本低于砂浆25%
随着金刚线切片的性价比优势在多晶领域被认可和实现,金刚线技术取代砂浆硅片的趋势愈发明显。而与之匹配的黑硅技术也在电池端得到了较快的应用。目前看,市场黑硅主要有三种技术:干法、湿法和添加剂。结合市场的情况,在下游电池片环节三种方法的占比如下,目前看,受制于成本和良品率的瓶颈,添加剂是最主要的技术,但是不难看出,在2018-2020的三年间,随着干法和湿法技术的成熟,目前流行的添加剂占比会逐渐被湿法挤压。
市场格局影响:单、多晶硅片先后应用金刚线,成本都实现了比较显著的下降,预计后续单晶与多晶的竞争,可能会更多的在电池片、组件等领域展开。基于120元的硅料价格估算了金刚线采用对硅片成本和价格的影响。
首先在硅片成本端可以看出,采用金刚线+黑硅以后,多晶硅片成本已经相比单晶重新占据了优势,其中最大的贡献还是来自于出片率的提高。
其次在电池和组件层面,多晶电池的成本优势相比单晶电池在采用金刚线+黑硅+PERC以后,而即便组件封装成本由于功率劣势稍高以后,依然能占据4分/W的优势。